買一台適合自已的新電腦

因為常受電磁波的洗禮(周圍很多台電腦),常被誤認很懂電腦這東西,經常被問一個問題,如何選一台電腦?因為常被問,所以,動手整理一下,先聲明,這是花錢的經驗,很主觀,純分享!

先說說簡單的答案:到電腦賣場看一台外型你「甲意」的,摸一摸,重開機一下,開機速度可以接受,點開常用的程式,開啟速度可以接受,價格在你的預算之內的「品牌電腦」,就是它,把它抱回家吧。

這樣說可能太沒有重點,太不負責任,事實是,你要買的是一個工具,一個多變的工具,而且還會變老(慢),因為是「你」的工具,你才是主人,主人就是做決定的人,其他人只能給你建議,決定後好好和它相處;尷尬是它的俗名叫做「電腦」,有了這個「腦」字,讓很多人誤以為它很聰明,到頭來發現其實是調校工具的人很聰明,花了很多時間,把自已的工具打造得很順手;其實它的學名叫「電子計算機」,它所有的動作都是使用者設定的,它也只作使用者設定要它作的事,只是它做事的速度很快,讓其他使用者以為它很聰明,其實它超笨,它不會舉一反三地,所有的狀況都是使用者自已摸擬後安排它做的(迷之音:廢話太多)。

使用電腦可能會因每個人的工作重點而有很豐富的變化,而且,很多判斷的基準是很主觀的;比方說你常作的事,不一定是其他人常想要作的事;你覺得快的電腦,可能其他人嫌慢,了解多如牛毛的技術動力也不強,所以才會有上述的答案,選你所愛,就帶回家吧。

回到主題,時至今日,賣場上的銷售人員,第一句都問你,你要作什麼?要不要打電動?因為大部份的人做的不外乎,文書、電玩、接著才是繪圖等專業需求,因為是專業需求,所以,不在此篇討論範圍,因為,到那種程度,你應該很清楚的知道你要的是什麼,就差誰花錢、花多少而已,這裏分享自已目前評估的大方向。

第1、預算:想好你的預算,一分錢一分貨,如果你想把你的工具打造成變形金剛,什麼都可以做,什麼都很厲害,恭喜!賣場有很多新鮮的玩意(多如 Tom's hardware)供做選擇,買電腦從10k到100k以上,任君選購,荷包要充實一點就是。
第2、用途:想清楚你常作的事情是什麼,列一張清單,可以幫助銷售人員和你自已做決定,銷售人員現在的角色不同了,他還想賣你第2台電腦,或是賣你週邊,賣給你的朋友,加上現在資訊傳遞快速透明,壞事傳千里地,他們比較怕只看不問吧。
第3、這是工具也是消耗品:很遺憾也是事實,除非,它是你的生財工具,你必需提高它的可用性,還要備份、備援,全時工作的能力,除此之外,你可能會在功能、效能相似的前提下,考慮盡量壓低你的預算,因為,未來的電腦在呼喚你,同樣的價錢,新上市新規格電腦跑得比較快,奈何,你現在就需要一台。(orz)

同樣的價格,還是想要比較合適的電腦:有4個主要元件可以思考,處理器(CPU)、記憶體(RAM)、硬碟(HDD)、顯示卡
處理器(CPU):基本上處理器基礎頻率越高越好,處理器基礎頻率越高,運算(工作)速度越快,這個元件也是持續發展的,看不懂的到官方網站上用型號比較一下就能知道,通常處理器基礎頻率越高越貴。
記憶體(RAM):通常系統可以抓得到的話,越多越好,容量越多越貴。
硬碟(HDD):如果在賣場聽到人家說「哈低」就是指這個元件,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有2種,SSD和SATA,SSD反應速度快,儲存空間較小、SATA儲存空間較大,反應速度較慢;要快又要儲存量大,多花點錢,各買1顆,SSD裝系統,SATA裝資料;還怕資料不見,多買1顆外接的做備份;不論那一種,儲存容量越多越貴。
顯示卡:如果在賣場聽到人家說「顯卡」就是指這個元件,要打電動的選獨立顯卡可以撐久一點,只是看看影片,影片不大的話,內建顯卡就夠用,顯卡通常效能越高越貴。

為什麼選「品牌電腦」:電腦狀況百百種,尤其新手上路時,遇到問題,真的很想死,購買品牌電腦,有維修服務,有什麼狀況就打電話請客服確認要怎麼排除,通常電話上無法解決,就是送修,要等幾天。

去逛逛吧,聽聽賣場的人怎麼說,逛一圈大概就有方向了。
最後分享一下,先買先享受,後買享折扣。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使用 Excel 計算2個地點之間的直線距離

LINE 儲存的檔案傳到 email 不方便 很不方便 非常不方便 但是有解的筆記

Excel 巨集合併多個 Excel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