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7的文章

在 virtualbox 裏掛載分享的資料夾

不知道怎麼搞的,在 windows 上要安裝 filezilla 硬是被防毒軟體擋了下來,所以只好繞個小路,用分享資料夾(shared folder)的方式,在虛擬機器和本機端之間傳遞檔案。那知道… 作業環境: windows 10 Virtualbox 5.2.2 Linux Ubuntu guest ○○xx: 一開始裝好的 Linux 在 virtualbox 裏面要掛載(mount)分享資料夾( mount -t vboxsf share /mnt/share )是辦不到的,會出現類似( unknown type 'vboxsf' ) 的錯誤訊息。 所以聽說要裝 VBoxGuestAdditions.iso 裏的應用程式,裝的時侯需要先裝 gcc make perl 這3個東東。 但是呢,不好笑的是裝完了之後,重開機之後還是不能掛載。   相關指令:   $sudo mount /dev/cdrom /mnt/cdrom   $sudo apt-get install gcc make perl   $sudo ./VBoxLinuxAdditions.run   $sudo init 6   $sudo mount share /mnt/share YES: 其實是要裝 virtualbox-guest-dkms 裝了就能掛載了   相關指令:   $sudo apt-get install virtualbox-guest-dkms   $sudo mount share /mnt/share   $ls /mnt/share   可以了! 收工!

Windows 全文檢索設定

圖片
搜尋的時侯,有2個層次,一種是檔案名稱,一種是檔案內容,如果你記得檔案名稱只是不記得存在哪裏,那麼現在的檔案總管就能解決問題,如果你還不是很滿意檔案總管,非得裝個應用程式, everything 是個很好的選擇,But ... 如果你要搜尋的是檔案內容,白話就是:我想找的關鍵字寫在檔案裏面。這時侯你就需要全文檢索(full text search)。 作業環境: windows 10 windows 10 內建檢索功能 設定方式: 開啟檔案總管 > 檢視 > 選項 > 搜尋 > 一律搜尋檔案名稱及內容(這可能需要幾分鐘) > 確定 開啟 windows 全文檢索功能  之後在檔案總管檢索的時侯,搜尋結果就會包含檔案名稱,以及檔案內容含有關鍵字的檔案了。 用關鍵字搜尋 可行, 收工!

使用手機或是平板列印資料以 HP 列表機為例

筆電、電腦現在可能只有在手機、平板這些手持裝置搞不定的時侯會被打開,而原本透過 USB 線、網路線的機列印工作,就必須透過無線網路來進行,這次想來實測在手持裝置上列印資料。 工作環境: 列表機: HP 252dw 可以透過網路線做為網路印表機,也可以自成無線網路讓手持裝置直接連線列印。 手持式裝置:ASUS zenfone 2,ipad mini 4 這次 HP 的官網真的幫了很大的忙(以前要在官網找出支援資訊有如大海撈針),連線方法很簡單, IOS 只要透過 airprint 就可以列印 , Android 就要加裝 printer service 來達成列印的工作 。 用這些手持裝置來列印資料真的 很慢 ,像 zenfone2 不知道是真的很老了還是怎麼了,真的 非常非常慢 。 收工!

每隔一段時間就自動擷取系統畫面 以 Greenshot 為例

圖片
資訊系統最有趣的工作就是自動化,最惱人的大概也是自動化了,因為執行特徵重複的工作是資訊系統的強項,想當然爾,如果你要執行的工作沒有固定的特徵,或是只是一次性的工作,資訊系統就很難幫上忙了。 這次想做的事情是每隔5分鐘就把系統的畫面擷取一次,其實原本是想要確認一些工作是否在某段時間被執行,但是很難讓一個人類,違反他與生俱來具備的自由意志的本性,去做一個機械性的動作,畢竟在競爭激烈的工業時代,這樣子的成本效益太低,所以我們需要資訊系統來輔助這種讓人類覺得無聊的工作。 工作環境: windows 10 greenshot 目前版本 1.2.10 或是任何一種可以使用熱鍵( hot-key )的畫面擷取應用程式 AHK 目前版本 1.1.26.01 或是任何一種可以自動執行熱鍵的應用程式 經過測試,找到了合用的應用程式之後,接下來就是排列組合了,以這次的需求來說,我們需要的功能有: 擷取系統畫面(使用 greenshot) 擷取的動作必需能自動執行(使用 AHK) 安裝 greenshot 很簡單,基本上和其他的應用程式相同,依照:I agree(我同意[授權條款] > next …> finish 的原則就能裝完,這次的情境, 設好預設的存檔位置,讓系統直接將畫面存到指定的資料夾 ,才能順利達成目的。 指定擷取的畫面檔案要存在哪裏 擷取畫面就直接存到之前指定的存檔位置 AHK 的話請 搜尋適用的腳本 ,以本例來說可以使用類似 auto screen shot 搜索,然後將腳本存在純文字檔裏,再用編譯器(Ahk2Exe)轉成可執行檔,之後只要執行編譯完成的執行檔就可以了,如果你已經有程式設計的經驗,看一下官網說明應該也可以自力完成。 目前找到的腳本大致上長的這個樣子: ;hit control + PrintScreen every 5 minutes #Persistent SetTimer, ScreenShot, 300000 ; 5 min = 5 * 60000 return ScreenShot: Send {LCtrl Down}{PrintScreen}{LControl Up} return #^X::ExitApp 可行! 收工!

firefox 內建擷圖工具

圖片
為了擷取網頁的畫面,通常是使用瀏覽器的外掛(例如: Nimbus Screen Capture ),或是使用擷取畫面的應用程式(例如: Greenshot ),如果你是 firefox 的使用者,你可以使用 內建的功能 來完成擷取網頁的工作。 作業環境: windows firefox 開啟擷圖工具 如何開啟擷圖工具: 在瀏覽列的網址輸入: about:config > 「我發誓,我一定會小心的!」 搜尋框輸入 screenshot 如果找到 extensions.screenshots.system-disabled 必需是 false(點2下可以改) extensions.screenshots.system-ensabled 必需是 true(點2下可以改) 完成設定的話右上角會出現剪刀圖示 看到剪刀圖示就是設定好了 圖片除了可以用拖拉放的方式來決定擷取圖片的範圍,還可以用點選的方式來指定要選取的物件,操作起來十分方便 圖片可以儲存在本地端、雲端,存在雲端的話可提供連結給其他人瀏覽 Firefox Screenshots 雲端保存擷圖期限預設是 14 天,過期後會自動刪除、無法存取 可以調整保存期限最多可以保存1年 跨頁的網頁內容擷取可以用 Nimbus 這個擴充工具 收工!

aptitude 無法在 Ubuntu 上安裝 syslog-ng

apt 是 ubuntu 上的套件管理工具,它管理套件的安裝,用這種工具最大的好處就是它也可以滿足套件安裝時的相依性,眾所皆知,如果是桌面的系統,有視覺化工具可以用,但是如果是命令列(終端機)的話, aptitude 是很好的選擇。 這次,為了要接收系統記錄,需要安裝 syslog-ng 這個套件,但是…… 裝不上去…… 工作環境: Windows 10 home virtualbox Ubuntu 14 server LTS 要安裝 syslog-ng 搞了很久,爬了很多文,後來真的很無言,也很無解。 這次,抱著姑且一試的想法,用指令裝吧,其實下指令並不很難,只是下參數要讀的書比較多。 居然就裝好。 居然就裝好。 居然就裝好。 apt-get install syslog-ng-core apt-get install syslog-ng 別忘了 sudo 收工!

Ubuntu 出現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時硬碟空間擴充方法

工作環境: Windows 10 virtualbox Ubuntu 在複製檔案時一直出現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但是硬碟實體上還有儲存空間…… 擴充 vm 的硬碟空間到:80g VBoxManage modifyhd “C:\Users\YOURNAME\VirtualBox VMs\YOURVM\YOURVM.vdi” --resize 81920 再用 Gparted 開機,把硬碟 resize 回到系統開機後, sudo pvresize /dev/sda5 sudo lvresize --resizefs --extents +100%FREE /dev/YOURMAPPER/TO-ROOT-PATH df -h 一下,應該 ok 收工!

再試幾個之前常用的系統備份軟體

工作環境: windows 10 pro 新機 D 牌 7050 windows 7  pro 原機 easeUS todo backup free 10.5 acronis  11 redo backup and recovery 1.4 最近想要再來備份一下系統,所以再把 acronis 緊急修復光碟拿出來用,結果… SSD沒辦法看到,沒辦法看到就……GG 了。 然後,再把 redo backup and recovery 裝到 usb 拿去開機,結果,無法存取要存檔的 NTFS 的硬碟,也……GG了。 只好再去下載 easeUS todo backup來用, WinPE 的開機片做起來比較久,所以選了 Linux 開機片,不知道為什麼,開機之後,鍵盤和滑鼠就是不會動,當然……GG。 不死心,用 WinPE 版的開機片開進去,總算完成這次的系統備份。 商用軟體還是有它的獨到之處才能生存啊,acronis 應該是版本太舊了吧,總之,做為軟體的遊牧民族,似乎沒有一個長久的舒適圈。 最後,那個什麼 secure boot UEFI 之類的,真是搞死人了,要用系統碟以外的裝置開機,有沒有這麼複雜啊。 還好,皇天不負苦心人,系統備好了。 收工!

再試 php 輸出 pdf

PHP 在輸出 pdf 的時侯有幾個網站上很有名的函式或說是工具,一個是 tcpdf ,姑且把它和 fpdf、dompdf、html2pdf 之類的工具歸在同一類,雖然除了 tcpdf 之外的我都沒試,因為太多人提到有字碼支援問題了;另一個是 wkhtmltopdf 這是 cli 終端機下的指令,用來將網頁轉成 pdf ,雖然個人並不喜歡這種工具用在網頁程式中,但是它的效果用起來真的很不錯,所以,這次先裝它來用,程式能動之後要改別的方式還不遲。 照著股溝大神指示的網站,很快就裝好這個 wkhtmltopdf ,指令很簡單, wkhtmltopdf.sh Input.html Output.pdf ,馬上就得到想要的 pdf 檔,眼都還沒眨呢! But... 又是那個 But ...,是的,中文亂碼又來攪局了,好在這次不是 tcpdf 上的空白,也不是方格,看起來就是字型的問題,檢查一下網頁,有指定是 utf-8 編碼(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問過大神之後,說要給個正確的字型檔,試著餵了幾個中文繁體的字型檔到 /usr/share/fonts/truetype/ 底下,挑個網頁長得美的就行。 終於收工了! 在被 tcpdf 搞了一天和 wkhtmltopdf 搞了半天之後…

在 php 使用 tcpdf 輸出 pdf 檔案卡關

作為開放源碼的 pdf 輸出程式 tcpdf 在網站上廣受好評,而且   提供許多的 範例   提供了網頁輸出到 pdf 檔案的函式   支援中文   支援 1D, 2D 條碼 ( barcode, qrcode) But ...   卡關了   在輸出表格的時侯   原本可以輸出中文的函式不行了,找不到解法,到處都是成功的網頁… 要再試一下,如果真的不行,只好繞道了,這次是不是文字型的 pdf  不重要…

將當前的 php 網頁輸出

php 一般來說用 ob_* 的函式可以處理當前的檔案輸出 ob_start — Turn on output buffering ob_get_contents — Return the contents of the output buffer ob_end_clean — Clean (erase) the output buffer and turn off output buffering 通常是: ob_start(); echo '要輸出的內容!'; $html1 = ob_get_contents(); echo '還有一些要輸出的內容!'; $html2 = ob_get_contents(); ob_end_clean(); var_dump($html1, $html2); // 輸出:    要輸出的內容!    要輸出的內容! 還有一些要輸出的內容! 但是我用了古早的 SMARTY 這個模版函式,所以 // 原本的顯示內容的網頁 $smarty -> display('show_me_my_page.tpl'); // 抓取原本的顯示內容的網頁的內容 $contents = $smarty -> fetch('show_me_my_page.tpl'); // 把抓取下來的內容存到 show_me_my_page.html file_put_contents('show_me_my_page.html', $contents); ============================ FAIL ============================ SMARTY: $contents = $smarty -> display('show_me_my_page.tpl'); file_put_contents('show_me_my_page.html', $contents);

在手持裝置上將網頁輸出成 PDF 檔案

紙非常方便,但是要印出東西一定得要印表機,要不就是手寫,為了能讓網頁資訊能夠有效交換,這次想要利用手機在電子紙還沒普及的時侯,充當資訊交換的媒體。 工作環境:     資訊來源網站     手機 IOS 或是 android 作業系統     網頁轉 PDF app:          IOS: To PDF         android: Web Page Capture         android 上的下載功能,有些網頁是可以直接存起來的,為了防止萬一沒有連線了網頁內容有遺失,決定還是轉成檔案以求心安。 這次選用的 app 分別是 android 上的 Web Page Capture 和 IOS 上的 To PDF,不為什麼,因為這個 app 免費,轉檔方便,可離線(不透過網際網路遠端的主機來提供轉檔功能)時使用。但是這兩個 app 轉出 PDF 檔案的流程不太一樣。 使用 Web Page Capture 的時侯,列印時就會多出一個儲存 PDF 的選項,會比較直覺,但是要依賴網頁本身提供列印功能(chrome 內建功能選單並沒有這個功能),而輸出的檔案得透過檔案瀏覽器才能找到,這個部份比較不方便,如果出現類似列印緩衝功能關閉之類的訊息,請清除快取手機的文件。 To PDF 有轉出 PDF 檔案需求時建議使用 app 內建的瀏覽器,因為在測試的過程中,發現會轉出首頁的 PDF ,而不是特定網頁的 PDF ,可能是因為登入有帳密的網站的緣故,輸出的檔案並不是放在 app 檔案瀏覽器預設的路徑裏,而是在上一層,這個部份也是要特別注意的,才不會找不到檔案。 總算是找到合用的 app 的,收工!

偽蝦米自訂字詞

圖片
偽蝦米是使用無蝦米輸入法族群的福音,功能並不含糊,最近需要用到固定的詞彙,所以試著建立自訂字詞,也就是說,在輸入特定字碼的時侯,可以帶出一大串的指定字彙,不用重復打一大堆固定的文字,一方面避免做重復的事,再者也能節省時間,由設定檔案內部的描述推斷,這樣的內建字詞應該在無蝦米裏面也是可以用的。 工作環境: Windows 10 32bit 偽蝦米輸入法 舉例來說,每次要打的地址都是一樣的,所以,如果輸入字根是 addr 的時侯希望無蝦米自動帶入地址是:○○市○○路○○號○樓。 操作方式: 在偽蝦米的圖示上用滑鼠右鍵,打開偽蝦米的「加字加詞」 > 「編輯」 ,此時會打開自訂字碼檔 liu.box 「加字加詞」 > 「編輯」 編輯 liu.box 檔案,輸入要設定的字碼,用一個空格分隔,再指定要偽蝦米輸出的內容 每一行都是輸入 字碼 + 空格 + 輸出內容 來做設定 編輯完成後存檔  > 「加字加詞」> 「重載」 加果不行就重開偽蝦米 載入自訂的字詞 在無蝦米中的設定方法應該相同 測試:在偽蝦米中輸入 addr 可以輸出住址無誤,那就是成功了 測試無誤,收工!

USB 開機碟製作程式 以 rufus 和 YUMI 為例

如果要測試很多種不同的 Linux 的 live 作業系統,其實有很多選擇,以往是把這些 iso 檔下載下來之後用光碟開機,現在製作 usb 多系統開機碟的功能已經成熟, 如果用 usb boot 為關鍵字搜尋之後可以得知選擇很多,各有各的特色和優缺點,基於能夠抓到老鼠就是好貓的原則,隨便就試到了幾隻好貓。 工作環境: Windows 10   rufus 單系統   YUMI 多系統   UNetbootin 如果要保留設定,耗時非常久(以小時計)才能完成,讓人以為當機 如果只裝一個作業系統,rufus 是很好的選擇,需先自行下載iso檔 如果要裝多個系統,YUMI 不錯用,還提供各式 live CD 的下載點自行下載後製作 UNetbootin 支援單一作業系統,在製作過程中,會幫你下載指定的 iso 檔,省下你的麻煩 對於記錄開機後對系統設定,例如:保留開機後安裝的程式和更動 rufus 可以看到 usb ,可以同時支援bios及uefi開機,保留更動功能不明 YUMI 裝多個系統時,需個別開保留設定用的空間,但是,超過 4g 的保留空間時,開機會變慢,保留空間要自己算好,因為 USB 空間不足時,YUMI 並沒有防錯機制,可能會造成系統開不起來,uefi的開機要下載特定的版本才支援 UNetbootin 也可以保留設定,但是只支援 ubuntu,而且製作過程耗時極久,視窗出現無反應又反白,原本以為當機 做好後,設定 usb 開機優先 可以開機,可以保存軟體升級以及系統設定 收工!

日本風台灣鐵路圖

圖片
今天又看到了一個台灣鐵路路線圖,由鄰國日本製作,應該是屬於高湯等級,集精華於一身,直覺、免思考、免傷神,值得從中學習視覺化的技巧。 地圖特色大致上是:     貫通南北     環繞全島     有鐵路     含捷運(北捷、高捷,機場線)     一張搞定 本人的日本語除了糟糕,大概就只能排到文盲等級了,好在「台灣」、「Taiwan」、「中華民國」還是認得出來的,這個圖居然是、出自歪國人、3月更新的、熱呼呼的~~台灣鐵路路線圖 以下可以欣貰一下轉載來自 Himawari Design Laboratory 47都道府県鉄道路線図  中的 「日式台灣鐵路路線圖(日本風台湾鉄道路線図)」 From URL: http://www.47rail.jp/ サイト名: 47都道府県鉄道路線図

把 TP-Link 4320 v 1.1 分享器的韌體還原

刷韌體有風險,請先行評估,自行負責! 在之前的  拯救 TP-Link 4320 v 1.1 分享器 de-brick  文章中,終於把分享器還魂了,接下來想把原本的韌體刷回去。 工作環境: Windows 10 抓到 192.168.1.194 的 ip Virtualbox x Windows 7 (觀察分享器的動作) USB-to-serial 序列線 OpenWrt 韌體(已經存在) TP-Link 原廠韌體 wdr43x0v1.bin (fail) 192.168.1.1 TP-Link Stripped Firmware 192.168.0.1 XAMPP (wamp server) 先進 OpenWrt 的管理介面,把 ssh 的 password 設好 > Save and Apply,介面就選 lan 就行,然後用 ssh 連進 OpenWrt 的終端機,就是指令畫面,然後把韌體下載下來,因為原廠放的是 rar 檔案,所以,下載下來之後,裝個 web server 放到本機上(把 .bin 檔案放到 C:\xampp\htdocs\ 的資料夾裏面),方便抓取。 用 ssh 連到 192.168.1.1 ,到 tmp 資料夾中,用指令把檔案抓到分享器中,再把這個韌體寫進分享器,總結來說就是以下的指令: cd /tmp wget http://www.example.org/original_firmware.bin mtd -r write /tmp/original_firmware.bin firmware 韌體寫好之後,分享器就會重新開機,照理說就能回復完成了,可是看到了回復韌體畫面,把原廠的 4320 韌體再上傳一次,不能用,而且 持續進入回復模式 。 TP-Link Router Recovery Mode Firmware Image :  [選擇檔案]                       [Upload]  Build by someon someone@somwhere.com 警告WARNING!! ...

拯救 TP-Link 4320 v 1.1 分享器 de-brick

圖片
以下只是摸黑找路的救磚筆記, 照著做也 有可能不成功的 ,而且有可能會讓你手上不完全的磚,變成完全的磚,請自行評估自己負責 ,姑且作為一個迷路過程的記錄應該相當足夠,但是要做進一步的討論,就容我 pass 吧! 故事是因為有時侯很想試試傳說中,好用的、會飛天的,解放分享器的功能和管理介面的韌體,所以就會手癢地把分享器刷上對應的韌體,如果運氣不好,刷了水土不符的韌體,或是認錯了藥,很有可能會把想要進化的分享器變成磚。 所謂的磚就是不能用、連不上、沒有功能的,近似於磚的,生病的分享器。 這次我又拿到了一塊磚,這塊磚還有型號:TP-Link 4320 v 1.1,也不知道一塊磚需要型號!?它需要的是垃圾筒吧,但是就不是甘心送它去垃圾筒,才有了這次奮鬥、這筆記。 這次要來挑戰 de-brick TP-Link 4320 v 1.1 工作環境:     Windows 10     Virtualbox Windows 7     USB轉serial線: 連線到分享器的os用     HxD: 改 bin 檔用     樓賴吧:拆分享器外殼用     bin檔:來自 openwrt、dd-wrt、官網     tftpd:用來架 tftp server,其實就只是一個執行這個執行檔而已,不難     很多腦細胞:後來應該都鼠了~~ 韌體: 在資料庫裏找這個機型的時侯,怎麼找都只能找到 TP-Link 4300 然後還看到 v1.1 對應到 4310 v1 的韌體 因為要給分享器回魂,所以選用  wdr4310v1_webrevert.bin  的版本,應該就是去掉了 header 資料的開機檔 把剛才的 bin 檔放到和 tftpd 同一個資料夾中備用 連線: 這次主要是要測試用 usb ,透過排線( serial )連線的方式來操作,尤其是網路線連不上分享器的系統的時侯,你只能去淘一條 usb-to-serial,但是,別用 Windows 10 ,別用 Windows 10 ,別用 Windows 10 ,因為有趨動 driver 也不會動,淘...

自已的書 自已電子化

比起手機裏的電子書,紙本書又厚又重,儘管如此紙本書還是有優點的,不用插電,隨翻即看,只是現在的房價高漲,想要保存紙本書的成本越來越高,自已的書自已電子化的想法就在網路上流傳了起來,有人稱之為自炊,這事只能自已來,自用自爽,原因無他,幹這事是出版商和作者的大敵,但是如果有電子書,買電子書是最方便的,奈何有些書就是只出紙本。 電子化最基本就是做成影像,一開始相機不是那麼強悍的時侯,靠的是平台掃描機;如今有相機也行,不然就手機上場,解析度差點而已,如果有1000萬像素,要進一步做字體辨識已經足夠,光是拍照的過程,自炊的決心大概就消耗殆盡,別說還要做辨識(所謂的OCR)了,沒有經過辨識的影像其實也能讀,因此通常不會考慮內容辨識的吧;至於非接觸式的拍攝機都不便宜,就跳過了,這種設備,號稱可以校正書本因為厚度造成彎曲的影像,減輕使用者的工作負擔,一般人買了相機很多場合可用,買了這機器只為了應付一種狀況,可能會落在小眾市場。 不管用什麼方式,最煩人的就是翻書這件事,用相機的話,要架腳架,因為翻書壓平之後拍的書頁,影像才平整、架了腳架,拍出來的書頁,影像才不會晃、壓了書才不會拍到一半書自已翻頁,影像糊掉、固定相機和書的距離較好,可以固定焦距,以免成像調半天,或是整個糊掉;用掃描器的話,翻好書頁後必須再把書翻過來壓平在掃描器上給掃描器掃,看來好像掃描器好像比較麻煩,但是如果只有一個人剛開始嘗試的話,成像時用掃描器似乎效果好些,因為沒壓平的書頁,拍起來的影像歪來歪去,讀起來心情超級差。 平台式掃描器的優點就是,掃出來的影像是平的,頂多調個角度轉正就是紙本書的內容了;用相機拍書,調整成像時就GG了,不但要調整變形,如果還想辨識,就算變形調整回來了,如果沒架腳架,手晃到或是書頁自翻的影像,就算辨識跑完,等於是重打,同時附送眼睛閃光的視覺效果。 工作環境: asus 1300 像素手機 (怎麼覺得沒有帕金森式症的話這個已經很夠用) SONY alpha 5000 (不會關多焦點,很多影像都糊成一片) Canon EOS M1 (定焦鏡就很好用了) Windows 10 Scan Tailor:調整影像變形很強,但是好像影像解析度會變低 ABBYY試用版:只要字夠正夠清楚,辨識力超強 多種 OCR 的 android app:免費,辨識能力都不錯,操作直覺,後來...